新闻资讯

NEWS
【反洗钱】一图读懂《反洗钱法》的修订背景和核心变化
日期:2025-03-31 12:00:00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2024修订)》,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新《反洗钱法》的修订是我国金融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金融安全、健全国家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修订背景与重要意义

现行反洗钱法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金融创新、数字化转型以及国际反洗钱形势的演变,旧法已难以全面适应反洗钱工作的新要求。此次修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要求的具体体现。反洗钱工作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至关重要,通过修订法律,能够更好地应对新型洗钱风险,加强金融领域的安全防护网。


二、核心修订要点解析

1、引入“风险为本”监管理念:

新《反洗钱法》摒弃了原有的 “规则为本” 方法,要求金融机构根据客户的洗钱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不能再机械地遵循统一标准,而是要对客户进行更细致的风险评估。例如,对于高风险客户,可能需要加强尽职调查、增加交易监测频率;对于低风险客户,则可适当简化流程,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体现合理性、适当性原则。


2、细化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

(1)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新《反洗钱法》强调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负责人对其有效实施负责。同时,要求定期评估洗钱风险状况,制定相应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并通过内部审计或社会审计监督制度执行。

(2)客户尽职调查升级:将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改为 “客户尽职调查制度”,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要识别客户身份,还要调查交易背景和风险状况,防范冒用他人身份开户。此外,明确了在多种情形下金融机构需开展尽职调查,如建立业务关系、怀疑交易涉嫌洗钱、对客户身份资料存疑等,且根据风险状况确定调查的详略程度。

(3)建立洗钱风险管理措施:金融机构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需持续关注客户状况及交易情况,发现洗钱高风险情形时,可采取限制交易方式、金额、频次,限制业务类型,拒绝或终止业务关系等措施,但这些措施要在业务权限内,平衡好风险管理与金融服务,保障客户基本、必需的金融服务。

(4)强调技术应用:从国家法律政策层面肯定了技术在反洗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机构进行客户尽职调查时,可通过多部门依法核实客户信息,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也将协调推动相关便利措施。


3、增强监管与处罚力度:

按照过罚相当原则,新《反洗钱法》增加了违规违法类型,提高了对金融机构董监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上限,以此增强法律威慑力,促使金融机构更加严格地履行反洗钱义务。


4、法律衔接与国际接轨:

新《反洗钱法》与国内其他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做好了衔接,同时考虑到国外合作相关规定,促进我国反洗钱工作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反洗钱法》的实施将全面而深刻地影响金融业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需积极适应新要求,完善内部制度和流程,强化风险管理与技术应用,以确保合规展业。同时,这也将进一步净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