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黑产
黑产,又称黑色产业链,其目的在于通过非法、违法、甚至犯罪的方式获取暴利。黑产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有专业技能、有商业模式、有规模化、有产业化的犯罪行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黑产主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网络攻击、窃取信息、勒索诈骗、盗窃钱财、推广黄赌毒等网络违法行为,以及为这些行为提供工具、资源、平台等准备和非法获利变现的渠道与环节,从事黑产违法犯罪活动。
二、什么是金融黑产
近年来,反催收骗局、非法代理维权、征信修复、有组织逃废债、恶意投诉等金融黑产呈多发趋势,已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监管机构明确将反催收组织定义为“违法违规组织”。反催收机构以代理投诉、征信修复等名义充当非法中介,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反催收技巧,招揽客源,教唆借款人恶意投诉或有偿代理投诉、协商还款等,帮助欠款人逃避金融机构债务,最终达到减免息费、本金、甚至索赔等目的。这种助推恶意逃废债的“生意”通常有专业团队运作,通过多种手段,达到帮助欠款人逃废债的目的,并已形成初具规模的金融黑产业链。金融黑产不仅破坏金融生态、危害金融安全,更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目前,金融黑产已涉及银行、支付公司、互金平台、保险公司、消金信贷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并已经形成接单、签约、“维权”、分成的团伙作业模式。
由此可见金融黑产的三个特点:一是专业化程度高,对于金融产业的熟悉程度远胜普通群众;二是犯罪隐蔽性高,由于黑产形成全链条以后,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是正常的客户诉求或者正常的理赔案件,且该目前黑产处于灰色地带,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定性比较困难;三是犯罪组织化/集团化,由于打击成本及识别难度高,所以目前一直难以完全根除。
三.金融黑产的套路模式
近年来,“黑产中介”大有成组织、成“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喜好包装“专业形象”示人。
比如,常常打着“减免债务”、“修复征信”的幌子,通过社交网站、短视频App等进行渠道发小广告“钓鱼”,假冒律师、财务咨询等专业人士,诱导借款人委托其“代理维权”,要求消费者支付“服务费”、“咨询费”,并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个人信息。
而这类所谓“专业人士”开展“维权”的方式,往往是唆使借款人无视合同约定、捏造事实,并在获取个人信息后冒充借款人,以“本人”或配偶身份向金融监管、信访等部门恶意投诉。更有甚者,黑灰产“中介”还以聚众、缠诉、闹访等手段向企业施压,以达到逃废个人债务、减免息费、长期分期等无理要求。
以恶意投诉为例。恶意投诉的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随着进入短视频时代,一些中介通过拍摄短视频,投放广告等引流方式,对外声称可以帮助因信用卡等欠款逾期被金融机构催收的消费者,或者为一些因为征信存在逾期问题提供所谓的“洗白”帮助。
第二部分,该中介在取得了客户的代理协议后,并与客户谈好分成,签订好分成协议。因为追回的损失有部分要支付给该机构。
第三部分,这些所谓的“代理投诉人”,他们开始对金融机构展开“狂轰滥炸”式的恶意投诉,或者制造网络舆论,并伪造逃债证明,在得到银行和监管部门的重视之后,倒逼金融机构出面进行协商,从而争取到免除利息、罚息,停止催收等“好处”。
四、金融黑产的危害性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性质日益恶劣的金融黑产组织通过伪造虚假材料、恶意投诉、窃取客户个人信息等各种不法手段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投诉压力、资金回收难度,更有甚者利用虚假APP骗取消费者的钱财,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在被骗后,选择向金融机构进行维权,或发布有损金融机构声誉的言论,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形象。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金融黑产表面上是为个人“追回损失”,实际上一旦消费者进入“黑产”套路,可能将面临高额的中介费用、法律风险和个人隐私泄露等一系列风险。金融黑产组织往往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信用记录等隐私信息,而在所谓的“服务”完成之后,便通过倒卖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二次榨取借款人的剩余价值,例如将借款人的信息提供给高利贷、以贷养贷的中介等,做到一石多鸟,甚至将隐私信息转卖给下游黑产,对客户进行定向诈骗,最大化利用客户价值。
由此可见,金融黑产不仅破坏金融生态、危害金融安全,更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五、提醒广大消费者
为了能有效降低金融黑产对于金融机构以及消费者的伤害,我司提醒广大消费者。
需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警惕并自觉远离黑灰产活动。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服务)不满意或出现纠纷时,鼓励直接和金融机构协商解决。消费者利益受到侵犯时,建议通过正当途径维护合法权益,防止掉入黑灰产陷阱,受到二次伤害。
有效识别各类黑灰产活动,如受到侵害时做好证据留存,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报告。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时,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