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厦门日报】立足优势先行先试 发挥对台窗口作用
日期:2021-01-28 12:00:00

  《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实施以来,厦门立足自身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特别是在交通、金融、文化等领域逐步探索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发挥窗口、试验田、排头兵作用。

  建设海上通道

  为两岸同胞打造便捷出行环境

  厦门与金门,是大陆与台湾地区人员交流往来的主要通道。自2001年开通厦金直航航线以来,至2020年底,这条航线累计运送旅客1979.35万人次,客运量约占闽台海上客运量90%,占两岸往来人员总数的20%。

  厦金航线旅客量连年攀升背后,有两岸民众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有两岸密不可分的商贸往来。在这一背景下,厦门市不断加快建设两岸往来便捷通道,密切两岸交流往来,着力打造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

  厦门五通码头与金门水头码头相距9.5海里,海上航行时间仅为30分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旅客可以便捷对接厦门、金门的机场资源,形成“海空联运”。通过厦金航线到台湾本岛,在时间上与厦台空中直航相当,但是交通成本能节省50%以上。为发挥五通航线航程短的优势,2014年4月,我市对航线资源进行整合,将厦金航线东渡航班全部调整到五通码头,直接提升了航线的运作能力,日航班量提升至36个,周末、节假日更可达40个。航线开通以来,深受两岸同胞欢迎,2019年运客量更是创下了开通以来的新高。

  从和平码头、东渡邮轮中心码头,再到如今的五通码头,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建设码头航站楼,为两岸同胞往来打造出更为舒适、便利的出行环境。2019年底人脸识别、人证对照系统、自助办理系统等的投用,更是极大提升了航线运营效率和旅客出行便利。

  金融合作创新

  设立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

  在放宽金融市场准入的利好政策下,厦门经济特区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发挥政策先行的优势,推动各项开放措施落地,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金融领域引进境外专业投资者。其中,在消费金融领域引入台资机构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两岸金融合作范围,借鉴台湾地区消费金融成熟的发展经验,满足大陆市场多层次金融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助力普惠金融,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生态体系。

  顺应行业大势,把握时代脉搏,2018年4月27日,金圆集团联合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国美控股集团发起成立的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美信”)获银保监会批准筹建,成为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同年10月正式运营,当年就实现了盈利。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有助于与各商业银行在消费领域形成错位竞争,互补发展,增强消费对实体经济的带动,进而助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厦门市首家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国银保监会合并以来首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将开启两岸消费金融合作的新篇章,在厦门消费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挖掘中华文化

  找准两岸合作的文化“二维码”

  在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我市找准两岸合作的文化“二维码”,尤其是中华文化积淀的价值观和人情味,这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也是厦门在两岸艺术合作中的切入点,可以在最有烟火气的故事中找到共鸣。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厦门将厦台合作的着眼点放在将传统艺术的种子播撒、根植于台湾青少年心中。2017年2月,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团长吴晶晶带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炳聪和优秀演员吴伯祥,赴台湾进行为期十天的表演教学,采用“母鸡带小鸡”的方式,有意识地吸纳台湾青年参与中华传统艺术的学习与培训。2018年,为期一周、面向台湾青年剧团的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在厦门举办,18位“00后”学生参与培训。台湾学员中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也只有18岁,都是首次来大陆。台湾学员与大陆学生一起学习基本功和高甲戏《阿搭嫂》的表演,得到热烈反响。2019年,再次举办了南音和歌仔戏两期“种子培训”冬令营。

  【故事】

  一群台湾“乳燕”

  来厦拜师学艺

  在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吴晶晶等高甲名角组成“梦幻团队”,手把手传授《阿搭嫂》表演技艺

  轻盈灵动的步伐,婉转清新的唱腔,2018年年初,厦门艺术学校的排练场上来了一群来自海峡彼岸的年轻学员,他们跟随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的老师,认真学习着一招一式。

  这批“学飞的乳燕”是来自台湾戏曲学院的18名学生和5名老师,来厦参加为期一周的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由吴晶晶、纪亚福、陈炳聪、吴伯祥等高甲名角组成“梦幻团队”,手把手地传授给台湾师生经典剧目《阿搭嫂》的表演。台湾学员大多是“00后”,最小的蔡宇伦才14岁,跟着奶奶看歌仔戏长大的他,小学三年级开始拜师学艺,此次主动报名来厦学习是首次到大陆,母亲不放心还跟团随行。然而丰富多彩的学习课程,大陆老师的指导关心,浸润式的大陆研学体验,很快让他们融入其间。

  台湾老师李文勋说:“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的年轻人能够融合在一起,就说明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基底不是随便能抹灭的。此次来参加冬令营的台湾学生,都是第一次到大陆来,正好可以亲身感受一下美丽的厦门,感受大陆的发展,和大陆青少年交朋友。”此次研学经历,让这些年轻人与厦门剧团的团员们成了好朋友,更增添了携手精进两岸传统戏曲艺术的信心与动力。

  2018年6月,“三下锅”版《阿搭嫂》在台北成功首演。与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合作,让组建仅两年的台湾戏曲学院台湾青年剧团一跃登上台北新舞台剧场,树立了良好口碑。

  【记者手记】

  推进融合发展

  构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

  近年来,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厦门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在推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试验,创新体制机制,配套推进区域合作、行政管理、对外开放等支撑体系建设,构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

  厦门市根据两岸资源禀赋条件,深化以产促融,以加强两岸产业深度对接、扩大对台贸易、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为重点,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促进与台湾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推动金融合作与创新,两岸贸易中心、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最紧密区域;以闽南文化为纽带,坚持民间推动与市场运作并举,深化以情促融,创新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两岸文化、教育、卫生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形成两岸文化交流最活跃平台;按照简化、便捷的要求,深化以通促融,创新口岸管理体制机制,健全两岸往来的便利机制,完善两岸“三通”机制,提高两岸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的效率和水平,形成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以惠促融,持续为台胞服务,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实施民心项目增进台胞利益福祉,使台胞深切感受到两岸一家人、厦台一家亲,形成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